
春筍小蹄膀


乾隆年間有個愛畫園林竹草的玩兒票畫家,叫黃應泰。這個畫家主業是做鹽巴生意,家里很有錢。有錢有情懷就總會格外講究,所以這個黃畫家在吃上特別較真兒。較真兒到什么程度呢?做這一道《春筍小蹄髈》,需要一個挑夫步行十里。
先讓人在竹林邊用陶罐燉好蹄髈,同時在山上挖出鮮嫩的春筍,待蹄髈快熟時,把春筍切片整齊碼在陶罐內。挑夫立刻挑著擔子下山,十里山路送到府上。到了府上,春筍正好燜熟。蹄髈細滑,春筍酥脆,融合著兩種味道,卻美味無比。
這道菜不光口感美妙,還有補血養顏的功效。

油油
鹽鹽
糖糖
生抽生抽
老抽老抽
紹酒紹酒
姜姜

1 
熱水入蹄髈,加入姜片、蔥段、紹酒,煮開后撇去血末 。

2 
撈出蹄髈,放入砂鍋,加入熱水沒過蹄髈。

3 
倒入紹酒、生抽、老抽,加入冰糖、姜片、蔥段。

4 
蓋上蓋煮開后轉小火,慢燉3-40分鐘。

5 
春筍剝殼,洗凈,切成滾刀塊。

6 
放入砂鍋,與蹄髈一起燉煮30分鐘。

7 
出鍋前大火收汁,加鹽調味。

8 
這道菜不光口感美妙,還有補血養顏的功效。

小貼士
無
收藏
89收藏

分享至





Top美食榜
熱門飲食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