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視頻)小米疙瘩湯


北方的春季,春寒料峭,一早一晚依然寒氣逼人,我喜歡在這冷颼颼的早晨給娃或全家人煮上一碗面湯,在我看來,面湯一直是最百搭的,對食材沒有限制,蔬菜、肉類、海鮮隨意搭配,卻能混搭出不一樣的營養和美味。
對于孩子來說,它營養均衡好消化,對于長期在外工作的朋友來說,它暖心滋潤,還是一道解鄉愁的良藥。
說了這么多,你有猜到它是什么?它就是北方傳統美食---疙瘩湯。
今天我分享的是改良版的疙瘩湯,學會這道食譜很久了,之前寫圖片版本給大家,很多媽媽覺得還是不夠直觀,所以這次做了視頻版,而且是與之前不同口感。
在面粉中加入小米,做成珍珠疙瘩湯,不用你會和面,按照我今天寫的配比就可以。
它易嚼易消化,還養胃,特別適合寶寶吃,里面搭配了蔬菜,和補鈣的海米,營養翻倍,寶寶一日三餐都適合,一碗搞定營養所需,從小手暖至小腳。

油油
鹽鹽

1 
參考月齡:12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
食材準備:小米40g、面粉50g、番茄1個、海米15g、娃娃菜20g

2 
海米提前浸泡30分鐘。
Tips: 海米營養豐富,含蛋白質量是魚蛋奶的幾十倍,肉質比較松軟,易消化,海米放入疙瘩湯里使整碗湯的味道更加鮮美。
Tips: 如果沒有海米,你還可以直接用咱們昨天團購的野生淡干蝦皮代替。

3 
用刀輕劃番茄表皮,開十字花刀,開水燙1分鐘。番茄去皮,切成碎末。
Tips: 用開水浸泡處理,很容易剝皮,在疙瘩湯中加入番茄味道可以很好的調味。

4 
娃娃菜取菜葉部分,切細絲。
Tips: 娃娃菜有養胃的功效,寶媽們也可以根據寶寶的口感喜好和家里的食材,隨意嘗試其他新鮮蔬菜。

5 
海米沖洗幾遍,剁碎。

6 
鍋中放適量清水,加入淘洗干凈的小米,水開后轉小火煮5分鐘。
Tips: 小米不用提前浸泡,直接放入鍋中煮,不超過5分鐘,煮的時間不能太久,否則小米吸入過多的水,變得特別軟,很容易粘到一起,裹面粉的時候就會成一坨坨,不會顆粒分明。

7 
煮好后的小米過篩,放入冷水中過涼后馬上瀝干撈出,米湯保留備用。
Tips: 煮小米的湯汁瀝干后,過一會還要用來煮湯,所以不能倒掉,里面都是精華。

8 
瀝干的小米放置于空碗中,分3次放入面粉,每次用筷子攪拌均勻再放下一次,讓小米均勻的裹上面粉。

9 
小火起鍋,加入少許油,倒入番茄煸炒,融化出汁。

10 
加海米煸炒出香味。

11 
加米湯煮開。

12 
加入裹好面粉的小米,沸騰后轉小火。
Tips:小米在五谷中營養價值最高,富含蛋白質,脂肪,碳水化合物,而且它的礦物質含量也高于大米,它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來說很適合寶寶,寶寶常吃小米,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,健脾養胃。

13 
加入娃娃菜絲,攪拌均勻繼續煮2分鐘,1歲以上寶寶可以加少許鹽調味。

14 
成功收服全家老小的胃,你還可以用它~!

小貼士
無
收藏
133收藏

分享至





Top美食榜
熱門飲食知識
食材推薦